曹县_还没中国"淘宝村":一件衣服赚不到1块 就看谁能撑下去

在山东曹县大集镇,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:一个村子里的小伙相亲,兄弟们开车助阵。结果,头车出了村,尾车还没进村,场面十分壮观。姑娘一看这阵势,当即就答应了!据说,这个传说就发生在大集镇东北两公里外的张庄,那个曾因有人一夜暴富而名动江湖的“中国淘宝村”。 如今,张庄街头依然立着“淘宝村张庄欢迎您”的牌楼,暴富传说也依然在流传。但,张庄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张庄了。 那个象征着江湖地位的牌楼,早已破旧不堪。村民曾引以为傲的“淘宝村”三个字,都烂掉了,没人去修。那些象征着巨大财富的传说,也不再是励志故事。人们讲起时,语气中多了几分辛酸与调侃。 ? 曾经的实木加工之乡开始转型 山东曹县,一直是实木加工之

乡。“他们那儿的人有钱”,这是鲁西南其他县区对曹县的普遍评价。 在周边县区的很多农民心里,曹县就是鲁西南的“深圳”,那里有诸多实木加工厂,可以吸收大批劳动力。 一个实例是,曹县正北是牡丹区王浩屯镇和大黄集镇,两个镇子有不少农民每天到离他们二三十公里远的曹县庄寨镇打工。说起相距不远的曹县,牡丹区王浩屯镇一些居民感叹:“那儿的人聪明,瞅准商机,一看挣钱,说干啥都去干啥。” 商业嗅觉灵敏,喜欢跟风,是曹县人给外界留下的印象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曹县实木加工产业崛起,产品远销美国。眼见有人赚钱,很多曹县人争先干起了这行,有些镇子甚至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实木加工厂。 长久以来,实木加工,一直是曹县人迷信的摇钱树。不过,近些年,随着实木加工市场饱和,利润越来越薄,越来越多的曹县人不再迷信实木加工产业。失去摇钱树的人们,开始寻求新的摇钱树。“淘宝”,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进入了一些人的视线。 张庄的“淘宝村”牌子 破旧不堪,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“淘宝村”研究报告显示,截至2015年底,曹县“淘宝村”34个,占山东64个“淘宝村”的一半;“淘宝镇”4个,占山东6个“淘宝镇”的三分之二。2015年,曹县被阿里列为全国十大“淘宝村集群”之一,列第二位。 到了2016年,报告显示,曹县依然位列全国十大“淘宝村集群”,淘宝村增至48个,被阿里列为2016年集群化带动强劲三大区域之一。 毫无疑问,在许多曹县人眼里,“淘宝”已然成为继木材加工之后第二个摇钱树。他们相信,从事“淘宝”,真的能像墙体广告写的那样,“东奔西跑不如淘宝”,“在家网上开店,家庭事业两全”。
“淘宝”成被看好的新摇钱树 淘宝”之所以成为曹县人看好的新摇钱树,是因为有人确实通过电商赚过钱。曹县最先接触电商的大集镇丁楼,就有人发过财。据报道,任庆生是丁楼最先接触电商的村民。他被一些媒体描述为曹县“电商鼻祖”。任庆生后来接受采访时说,原来,大集镇有不少人从事影楼行业,丁楼有些村民就从事服装生意,为影楼加工服饰,但是销路太窄,赚钱不多。2009年,他发现学生演出需要大量演出服,由此看到商机,于是专门为学校定制演出服。 摸对门路后,任庆生的生意越来越好,甚至开始通过网络销往全国,也就是玩起了“淘宝”。 随处可见的标语 ?任庆生电商道路的成功,引起其他从事服装行业的村民效仿。他们纷纷做起定制演出服的生意,通过“淘宝”卖到全国各地。这几位村民赚了钱,其他村民开始眼红了。对于从未接触过网络的村民而言,神秘莫测的“淘宝”,似乎无所不能。丁楼一位年过五十的村民回忆:“弄个电脑能把服装卖到全国各地,一年能挣十几万,能不让人眼馋嘛?” 就这样,随后四五年里,越多越多的村民开始玩起“淘宝”卖演出服。到了2015年,丁楼村全村300户家庭,已有280家开有淘宝店。 2013年12月27日,涉水电商4年之后,丁楼和张庄同时被阿里评为“中国淘宝村”称号。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