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.我叫王明,今年30岁,因为向往深圳的繁华,想出城见见大世面。我放弃了在湖北老家稳定的工作,只身一人来到了深圳。
刚到深圳,就来到了龙华,和老乡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,记得当时月租600元,租金一人一半,据说现在已经涨到2600元,10年时间涨了2000元。
2010年的深圳新房成交均价是2万/平,而我当时的工资才2800元/月,虽然暂时买不起房,但我还是一直很房子的动态。我始终觉得,在深圳买了
房,才算有一个真正的家。2011年,工资涨了100元,房租却一下子涨了200元,计算下来,收入完全没增加。随着深圳限价令出台,
深圳楼市迎来了双限时代。2011年深圳楼市低迷,二手房价高于新房,因此深圳多个新盘开始降价出售,成交量也跌了不少。2011年的深圳新房成交均价降到了1.94万/平。
9月,龙华花半里开盘,均价1.8万,带精装修,现在均价4.9万,9年时间涨了3.1万/平。
那时,我和舍友去看了龙华花半里建面约80平的3房2厅,总价不到150万,现在同类型的已经卖到了400万。
2012年我辞职回家结婚,因为太太身体不好,我在老家呆了近2年时间才再次回到深圳。
2014年回到深圳才发现,2014年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已到2.4万/平。我当时工资6000元/月,在深圳属于中等水平,除去房租和日常开支,每个月能剩下3500元。
2015年公司业绩越来越好,工资自然也涨了不少,平均下来,每个月能拿2万左右。自从结了婚,对“想要在深圳拥有一个家”就更加强烈了。
2014年底,深圳房价已经开始蹭蹭蹭往上涨了。我也开始留意龙华附近的房子,当时主要还是想买二手房,省去装修的时间,即买即住。
新房也有留意,例如华业玫瑰四季开盘时,均价才2.3万/平,现在均价8.5万,6年时间,涨了6.2万/平。
最遗憾的就是,当时看中了龙华花半里一套88平的3房2厅2卫,2014年12月挂牌价才180万,2015年2月就涨到了200万 ,3个月涨了20万。
我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,一下子涨了20万,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,买房的事情又搁置了。
2016年公司搬到了福田,为了上班方便,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一房一厅,房租1500/月。
那时小孩3岁多了,也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,为了方便孩子读书,拿着这几年积攒的一部分钱,在老家的县城市中心全款买了一套建面约90平的三房2厅2卫的二手房。
那时,距离在深圳安个家又更远了一步。
2018年.没在深圳买房,始终不甘心。从2018年年中开始,我就在公司周边留意着“笋盘”。
但是就是再笋盘,也是越看越看贵,终感觉估计这辈子可能在深圳买不起房子了吧!一度让我放弃在深圳买房啦!
2019年,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,在头条上看到壹哥另一个大号上,发布了一则[福田梅林孖岭站步行五分钟,二房精装现房268万!]的贴,报着试一试看得心态,我去了看啦!确实离孖岭站C出口很近,纯地铁的房子嘛,这点走到房子那里,我首先就对于这轨迹交通表示100分!入眼是一个楼龄十来年的小区,
一共七栋,新旧程度我能接受,九层二梯七户,我们这栋以前是商住楼,现在写字楼租赁不大好,就全部变成住宅啦!户型挺全面的,单间105万,一房145万,二房238-268万,有阳台燃气,我选了一套最大的二房,就是下面这套80多平,最后以260万成交的!首期给了一半,剩下按揭了五年,只是看了征信和流水,利息四厘,就这样我终于在深圳有家啦!而且老家的房子也不需要卖啦!现房送精装,我也就不用回老家为一纸火车票,抢呀抢的啦!办完手续,一个星期我就入住啦!
在来深圳的第10年,我总归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房子,在深圳算是安了家了。
后记:2020年的今天,首先要感谢昊哥,缘分相遇让你介绍这套房给我,这个春节我在深圳渡过,没有回湖北老家过年,没有经历老家的重大疫情,再次代表我们一家三口感谢!那怕在深圳,每天跟老家亲人视频,经历了这种重大事件,我才蓦然发现房子,特别是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?老婆常说前前后后麻烦你一个星期,一口水没喝,中介费也没有收我们一分,诚挚邀请来家吃顿便饭!最后是给予观看此贴的众多条友寄语,可能大家不信福田梅林会有这么么便宜的房子,或者托得什么,事实求是的讲,这个是深圳非常常见得小房产,前面的经历大家也看了,买得起红本,我也早买咯!这么多年的看房经历,告诉我人贵知足,量力而行,能在我工作的附近找到这样的房子,我已然非常庆幸,反正老家的房是红本,人活一世,惟求幸福!买来也是自己住而已,反过来想,如果不是买了这套,这个春节肯定回老家了,我是湖北武汉,那估计生死都未知!写下此贴投稿昊哥,也算对昊哥的一种反馈,不喜勿喷!
本文整理来自小产权房网 想了解深圳小产权房最新政策,请搜索 小产权房网 https:// www.szxcq189.com 权威专注深圳东莞惠州的小产权房。深莞惠小产权房网 哦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zxcq189.com/hynews/97648.html